“畜”势出山 “牧”歌嘹亮——贵州涌现出一批优势畜禽产业集群
来源:火狐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8-21 20:11:31
智慧牛业、楼房养猪、叠层养禽……乡村振兴路上,贵州牛羊、生猪、生态家禽等优势畜禽产业集群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布局优化、规模扩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态势加速呈现。
“畜”势出山,“牧”歌嘹亮。在各级各部门引导下,围绕特色优势养殖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架起桥梁,不断健全联农带农利益共享机制,一幅六畜兴旺的“振兴图”跃然眼前。
走进青山环抱、绿树四合的清镇市站街镇贵阳德康(清镇中寨)种猪场,一头头德康种猪惬意生活在这个全封闭管理的环境里。经多年选育,这里的德康种猪在“好养活、肉质佳”的优势上,实现了“长得快”又“生得多”的突破。
小猪住别墅、吹空调、听音乐,已不是新鲜事。在修文县贵州富之源集团养猪场,自动控温系统、自动清粪系统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是智慧猪场,每一头猪身上都散发着大数据的气息。”该公司企划部负责人说。
2022年,我省由生猪“净调入省”历史性转变成“净调出省”,“肉盘子”越端越稳。近年来,一批国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相继抢滩贵州,目前,全国猪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二十强80%在黔地落户。
贵州大方风行饲料厂建起可年产饲料12万吨的现代化生产车间,今年预计产量6.5万吨;贵州五福坊食品(集团)空气能烘干工艺实现了腌腊制品的“绿色”生产,蔬菜猪肉干附加值远高于鲜猪肉;贵州富之源集团被授予“院士工作室”牌匾,这是贵州首个生猪“院士工作室”……猪肉是我省肉品消费的大头,从培育、繁衍、养殖、屠宰到加工,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撬动着数十亿元的产业规模。围绕良种繁育、标准养殖、饲料供给、屠宰加工、市场营销等,我省全方位建强产业链,生猪产业迎来了质的飞跃。
从江县洛香镇伦洞村养牛场。吴德军 摄(贵州图片库发)
“哞、哞、哞……”走进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石板井养牛场,一阵欢快的牛叫声传入耳中。养牛场管理人员正动作娴熟投喂饲料,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牛儿探出头品尝营养丰富的美餐。
这样的场景在关岭并不鲜见。近年来,关岭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探索推广家庭饲养“藏牛于户”、小区饲养“抱团发展”、规模饲养“集中育肥”的“三养”并行模式,带动当地养殖户大步走上增收致富路。
“‘六方合作’养殖模式帮了大忙,我又贷了一笔款,准备再买20头小牛。”刚卖掉12头牛的兴仁市百德镇百屯社区养殖户卢贵满脸笑容。
近年来,针对肉牛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肉牛不能作为抵押物贷款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我省充分的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行业部门服务、龙头引领带动的作用,探索推出政府推动、部门服务、龙头引领、农户主体、保险增信、银行放贷的“六方合作”金融信贷模式,破解这一痛点。
目前,“六方合作”的模式已在省内各地推广,力争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贵州特色、全国引领性的种养业产业成果。
数据显示,去年1至8月,全省牛存栏536.68万头,出栏128.94万头,牛肉产量17.6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65%、10.43%、11.07%,销售省外的牛肉达2.46万吨,销售额30.35亿元,贵州肉牛产业基本盘愈加稳固。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标准化水准不断提高、品牌影响慢慢地加强,“贵州黄牛”已成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系列新产品相继进驻盒马鲜生、大润发等全国300多家生鲜超市,甚至设置了专售档口。
2023年,三穗鸭出栏726.3万羽,鸭蛋产量13800吨,蛋制品加工1.5亿枚,屠宰加工鸭480万羽,产业综合产值达12亿元。图为三穗县一家鸭蛋制品公司制作车间正忙着赶制年货订单。龙兴伟 摄(贵州图片库发)
清晨的山风吹进万山区黄道乡贵竹坪油茶基地,成群结伴的“跑山鸡”跑出圈舍,奔向油茶林,觅食、“嬉戏”。
去年初,当地引进的一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选址该乡最大的油茶基地建成200亩的养殖场,规模化养殖1万只“跑山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走进纳雍县贵州百凤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浓郁的辣子鸡香味扑鼻来。“按照各地消费者的不同口味,我们先后研发出了广式辣鸡、鸡肉松、卤鸡、竹荪鸡汤等10余款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该公司负责人王进说,深加工业赋予了农产品“第二次生命”,从卖“原字号”到卖“餐食品”,农产品的价值实现了倍增。
昔日单一的传统养殖业正提档升级,蝶变为涵盖饲草种植、生产养殖、屠宰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畜禽产业的高水平发展正是我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生动注脚。(记者 向淳)